中国IDC圈10月30日报道,近日,国内基础云服务商青云QingCloud宣布,其位于香港电讯盈科云数据中心的亚太1区正式对外开放,由此青云也正式开启拓展国际市场的第一步。
从2013年7月正式上线至今,青云历时15个月收获了超过2万家企业用户,其突出的性能表现和技术优势赢得市场与行业的充分认可,一跃成为中国具影响力的基础云服务提供商。在亚太1区之前,青云已经陆续开放了北京1区(PK1)、广东1区(GD1)、北京2区(PK2)为2万多家企业用户提供IaaS服务。
此次在青云亚太1区上线发布会上,笔者有幸对青云CEO黄允松进行了专访,就行业内的一些热点问题进行了面对面深入的交流。
黄允松,青云联合创始人及CEO、Eclipse Committer,在IBM实验室度过了九年的职业生涯,主要精力贡献给了开源世界,先后投身Eclipse、Hadoop及Linux的开发,最后是云计算,曾为IBM SmartCloud初创组成员及架构师。现在与几位同伴一起创建了青云QingCloud,致力于为企业用户提供安全可靠、性能卓越、按需、实时的IT资源交付平台。
技术领域 无需畏惧巨头
2012年黄允松与几位伙伴一起创建了青云,青云能够取得今天骄人的成绩,这与黄允松的梦想是分不开的,他坚信"技术改变世界"。在过去的两年里,从IaaS的虚拟环境性能、数据安全、云数据中心运维到私有网络构建等,青云的研发团队通过技术创造了一个更为理想的公有云平台。例如目前青云的内网交换速率可以达到1Gbps,同时通过SDN可以实现虚拟私有云服务,另外,通过资源的秒级响应和按秒计费,使得云资源的使用更加具有灵活性和弹性,并且青云还开放了全部API供客户和合作伙伴调用。这些都是青云公有云平台获得市场认同不可或缺的关键技术。
而在这众多技术中,最让黄允松引以为傲的当属自动化运维的小机器人,他告诉笔者,目前青云的机器人可以代替人工来做自动化运维,例如通过实时的P2P机器人社区协作机制,可以确保故障第一时间被发现和诊断等。青云未来会继续丰富机器人使其更智能,会将机器人培养成工程师,从而节省人工成本。
目前公有云市场上亚马逊、阿里云等大鳄们横行,面对这些巨头们的竞争,黄允松表示,无论是亚马逊还是青云,其实提供的产品上都是一样的,无外乎计算、存储、网络、安全,两者没有差别,真正有差别的是性能和价格,这是个技术性领域,靠的是代码说话,无需惧怕巨头。
half Paas将成为青云未来主要利润来源
在与黄允松交流的过程中笔者了解到,青云最想做的是half Paas服务,即通用的、非行业属性的Technical PaaS服务,供ISV们来开发应用,目前已经上线了关系型数据库服务,接下来会陆续推出内存数据库、队列数据库、对象存储服务等。
黄允松表示,未来Iaas的价格会极其低廉,趋近于零,我们会逐渐将Paas服务发展成为青云最主要的利润来源。目前青云会将IaaS服务做到极致,慢慢积累用户,提升用户粘度,为将来的Paas服务奠定坚实的基础。
看好三大运营商云化转型
随着云计算在国内的快速发展,IDC企业的云化之路成为必然趋势,目前很多IDC企业都在寻找通往云化的捷径,但其中面对的挑战也是前所未有的,最终的结果会如何呢?
对于IDC企业的云化,黄允松表示,很多传统IDC企业相信云计算,但他们并不认为云计算是一个完整的未来,因为观念上的难以转变,其云化转型也将不太可能实现。反而是三大运营商更有机会实现云化,因为在过去的十几年中,第三方IDC通过自己优质的服务、贴心的支持等赢得了大量的客户,运营商却沦为了渠道商;同时又逢传统的电信业务疯狂的下跌,在多方压力下,三大运营商是真正有动力实现云化转型的公司。接下来青云会考虑与三大运营商的合作。
青云此次开放亚太1区也就预示着其拓展国际市场的序幕正式拉开,接下来青云将在美国开展业务,与亚马逊、谷歌等知名云服务商正面交锋。